就业形式分析:
现如今交通行业发展越来越快,全国所有城市均在建各类轨道交通工程,因此需要大量的轨道交通的专业人员,绿色环保的轨道交通行业正处于新一轮上升期,轨道交通逐渐多元化,对轨道交通专业人才需求量增加,也就意味着轨道交通专业本科层次的高端人才处于紧缺状态,所以就业形势在现在以及将来都非常看好,而且一般就业以后基本都是生活在大城市或是省会城市。
根据《铁路“十三五”发展规划》,到2020年我国的铁路规模将达到17.4万公里,高速铁路的里程将达到3.8万公里,截止到2018年年底,我国的高铁铁路里程已经达到了2.9万公里。未来中国地铁也将在二三线城市开设运营,2019年已经批复的高铁路线有15条,总里程将达5000公里。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将着力培养城市轨道交通高技能人才。特别是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发展,出国留学后具有国际视野的高技能人才的就业优势将十分显着。轨道交通行业的不断发展相应地对轨道交通专业人员产生了强烈的需求 但是,目前的国家培训规模和实力远非市场需求,人才培训供不应求。特别是从事轨道交通相关工程以及轨道交通车辆运用与维修方向的人才尤为紧缺。
在中国已经有轨道交通运营的城市,越来越多的居民选择乘坐城市轨道交通。随着城市化率的不断提高,未来我国的城市轨道交通将进入快速健康发展的时期,同时也将为城市轨道交通的就业带来很多发展和就业空间。
由于平稳,便捷和可靠的运输不仅是旅行者选择出行方式的基础,也是城市交通管理者追求的目标,城市轨道交通依赖快速便捷,高安全性,大运输量和高运输效率已成为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轨道交通与管理专业分为地铁方向和高铁方向。
高铁方向的重点是培养具有良好形象,优雅气质,高素质和较强沟通能力的服务型人才。就业方向主要针对高铁服务员,高铁餐厅以及省内外的安全检查,安全,地勤,票务等。
地铁方向主要侧重于培养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和管理的专业知识,高综合素质和强大的城市铁路专业技能,已应用 可以从事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生产,指挥与管理,运营与服务工作的复合型人才。毕业后,他们可以在省内外的地铁公司工作,进行安检,安检,地勤,售票等工作。这些工作具有良好的就业环境,多种晋升渠道,高薪和有保障的福利。城市轨道交通专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此外,航空服务也是该专业类似职业的热门选择。空姐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空姐”。它主要是指可以在航空公司的航空服务中工作的专业人员。他们需要一定水平的英语或其他语言的听说能力,一定程度的社交礼节以及对防空,安全和天气的理解。知识,医学知识和急救,机舱服务,民航客运等。
这个职位是民航业中增长最快,要求最高的职位。美丽而奔放的“空姐”在他的头上总是令人羡慕的光环。从近年来的发展来看,该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并没有减少。特别是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及北京申奥成功,重组后的民航业进入了第二个快速发展时期。飞机数量猛增,使乘务员队伍大大扩大,乘务员的毕业生更受欢迎。
想当“空姐”仅靠漂亮的脸蛋已经很难过关。招聘时,公司对视觉,身高和身体形状有严格的要求。身体适应性测验,心理测验,外语测验和专业服务技能等“门槛”也难以克服。此外,责任感,尽职尽责和奉献精神是雇主现在更加重视的所有事情。另外,空乘人员的职业非常辛苦,员工必须努力工作。
英语能力是空乘人员晋升的最大瓶颈。一般而言,国内航空公司对英语的要求相对较低,可以接受中等职业学位的毕业生。国际航班的乘务员要求高级英语。他们需要机上礼节,服务语言,广播单词,并与客户进行无障碍英语对话。通常,只有职业,大专或本科生,或具有多年工作经验的人才。他们只能进入,但中等职业学生初中毕业后只有2-3年的英语学习,这很难满足要求。港龙航空和汉莎航空等一些国际航空公司对人员的学历和专业技能有更高的要求。
需要纠正的一点是,“空姐”不是一个吞噬青年的职业,它具有很大的职业发展和晋升空间。入职后,经过几年的努力,毕业生可以从国内航线的普通机舱晋升为头等舱,然后从短途到长途的国际航线上晋升为头等舱……从工作的角度来看,他们也可以从 空姐,并逐步晋升为首席空姐,首席乘务员等,直至48岁退休。
升学政策保障:
中职升高职已经打通了4条通道:
据省教育厅有关部门介绍,我省中考一直实行全省统一考试,“两考合一”、“一考多分流”,统一报名、统一命题、统一制卷、统一评分标准、统一填报志愿,促进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协调持续健康发展。
强化中高职衔接,畅通技能人才成长立交桥。中职升高职,已经打通了4条渠道。
一是“三校生”升学考试 。
“三校生”是指普通中专、技工学校和职业高中这三类中职学校学生的统称,“三校生”升学考试是专门面向这三类中职学校招生的升学考试,每年有近5000人通过“三校生”考试升入高职院校和本科院校。
二是“3+2”对接培养。
这种对接培养方式前三年在中职学校就读,后两年升入高职院校就读,目前有27所高职院校、74所中职学校参加对接培养试点,覆盖64个高职专业、22个中职专业。
三是高职院校自主招生。
也就是俗称的单招考试。全省所有高职院校通过自主招生每年录取几万人次。
四是中职学校技能竞赛获奖选手免试就读高职院校。
只要在全国和全省中职学校技能竞赛中获奖,都可以免试就读高职院校。
2014年开始在加强中高职衔接的基础上,我省启动了联合培养应用技术型本科人才试点工作,打通了高职、本科衔接培养的通道,确定了南昌航空大学等六所本科院校和九江职业技术学院等七所高职院校联合培养应用技术型本科人才,有7个项目进入试点。7个试点项目招生火爆,深受广大家长学生欢迎,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我省还将启动中职学校与本科院校对接培养试点工作,目前试点方案已基本形成,2021年将正式组织实施。
江西省教育厅答记者问中也提到:让学生有出路,拓宽职业学校学生成长渠道,保证职业学校毕业生充分就业,实现“升学有渠道,就业有保障”。进一步完善“三校生”高考制度、高职院校自主招生制度、技能竞赛获奖选手免试升学制度、中高职对接培养制度,不断提高高职院校和应用型本科招收中职毕业生的比例。同时,推动职业学校完善与地方产业发展相适应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实施产教融合工程,完善“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中职学校毕业生的就业能力。
全国人大代表叶仁荪也指出:打通“五个通道”加快职业教育发展。
一是要打通职业院校学生升学的通道。
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现在缺的不是职业学校数量,而是就读职业教育的学生。虽然这些年职业教育的吸引力不断增强,就读学生也越来越多,但相比普通教育来说,仍然偏少,很多省份在初中升入高中阶段分流时,职普比也很难做到“大体相当”。其原因之一就是升学渠道受限。虽然现在已有中高职对口单招、五年一贯制高职、“三校生”高考等制度,但与普通教育相比,职业教育学生的升学渠道仍然单一,不够顺畅。因此,进一步打通不同层次职业教育之间上升通道,构建“中等职业教育—专科层次职业教育—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衔接贯通的现代职教体系,使职业教育成为与普通教育并行的、同等重要的两条成才通道,让职业院校学生看到希望,对吸引中职、高职学生来说,就显得非常重要。
二是要进一步打通普职融合的通道。
到2020年,我国高中阶段的毛入学率要达到90%。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重点、难点,都在于如何提高中职教育的质量和地位,进一步打通职普融合的通道是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抓手,也是提高中职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要推动普通高中和中职学校携手合作,实现职教和普教资源共享,课程互通,学分互认,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高中阶段学校既开设学术性课程(科学、数学、人文、社会等),又开设技能和职业性课程(建筑、机电、烹饪等),由学生结合未来升学目标自主选择,促进学生在高中阶段发现并培养自己的职业兴趣,规划好人生发展。
三是要进一步打通技能人才入学的通道。
要实施两类人才的两种模式高考,即学术型人才的高考模式和技术技能人才的高考模式。只有当两种人才、两条培养模式并行发展时,更多的学生才会主动转向技术技能成长之路,“职普融通”才能真正毫无障碍地实施。要改革职业院校招生考试制度,允许具有特殊技艺的人才免试入学。鼓励支持在各类国际、国家级、省级技能竞赛上获奖选手或具有独特传承和特殊技艺的人才免试入学,帮助他们得到进一步的成长。
四是要进一步打通技能人才职业发展的通道。
要进一步完善对技术技能人才的评价体系,建设一套区别于普通人才的技术技能人才评价方法和标准;要保证职业院校毕业生与普通高校毕业生在就业、公务员和事业单位招考等方面享有同等待遇,落实提高技术技能人才相关待遇政策;要树立“英雄不问出处”的用人导向,打破唯出身、唯学历、唯论文的框框,营造有利于技术技能人才成长的环境。
五是要进一步打通技能人才技艺传承的通道。
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不同于普通教育。要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聘请既懂得理论教学,又熟悉实践教学的“双师型”教师,尤其要重视引进身怀绝技的高技能人才、特殊技能人才从事职业教育的实践教学工作。要采取特殊措施完善技能人才技艺传承的通道,重能力,轻学历,把真正的能工巧匠请进校园,形成技艺传承提高教学效果的良性教学生态。
综上所述:就读中职学校,不管是从就业还是升学角度方面考虑,都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国家大力提倡职业教育,每年在职业教育方面补贴的政策都是一笔不小的财政支出,经过近几年职业教育的发展,各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已经形成良好的局面。